法邦网—法律知识

交通事故的起诉条件,交通事故诉讼财产保全

财产保全           阅读:324

白玉录 律师 法邦网认证律师

 电话咨询 咨询请说明来自法邦网

一、交通事故的起诉条件

由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属于民事侵权案件,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法律依据包括程序性依据与实体性依据,程序性依据主要是《民事诉讼法》及相关规定;实体依据为《民法通则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(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)若干问题的意见(试行)》第l43条至第147条的规定、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、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等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解释,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以违约责任提起民事诉讼,法院还会依据其他相关法规来审理。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,就交通事故赔偿的起诉要求,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:

(1)谁是原告。当交通事故造成了人身伤害,要求赔偿的应由受害者本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;如发生死亡事故,应由死者的法定继承人(包括被扶养人)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;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害的,要求赔偿应由该财产所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
(2)谁是被告。根据有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不应该仅仅告司机,还应将车辆所有人(即车主)也作为被告;发生旅客伤亡事故应当将承运人作为被告。

(3)诉讼请求中赔偿的项目要具体、确定,同时也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。需要继续治疗的,在提起民事诉讼时,请求法院保留诉权,而不应对尚未发生、不确定的费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。切忌漫天要价,否则不仅得不到支持,同时也要相应的诉讼费用。

(4)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,当事人既可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也可以向被告所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如交通事故、客伤事故发生在外地,而车辆所有人(即车主)或承运人在本市的,可以向本市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这样既可以减少诉讼成本,也可避免路途的劳累。

二、交通事故诉讼财产保全

诉讼保全是在诉讼开始后,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,使将来的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,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,采取的保证判决得以执行的措施。

《民事诉讼法》第92条规定: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,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,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,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;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,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旋。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,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;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。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,对情况紧急的,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。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,应当立即开始执行。

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等相关规定,公安机关因收集证据、检验、鉴定的需要可以暂扣肇事车辆,但检验、鉴定必须在20日内完成,检验、鉴定完毕后5日内发还给当事人。暂扣车辆具有一定的期限,且法院启动诉讼程序的过程较为复杂,往往是进人诉讼程序后,车辆早已经被发还给当事人,这时对车辆进行保全产生了较大的难度,从而给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及审判后的执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,当事人的权益也难以实现。

与此同时,交通事故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点就在于,在发生事故之前受害方与责任方素不相识,互不了解,事故责任方的主要财产往往是肇事车辆,查询其他财产则有较大的难度,启动实施程序后,财产保全的财产往往只有肇事车辆,因此当事人应当注意相关的规定,及早采取诉前保全措施,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及时维护。

白玉录 律师 法邦网认证律师

 电话咨询 咨询请说明来自法邦网

相关知识

美国--216.73.216.220
回到顶部